當前時間
 

共建共享“健康中國”下的自我藥療

調研與思考





編者按: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制定了《中國非處方藥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的建議》,提出OTC市場規模增長、新產品數量增加、市場集中度提升、國際品牌培育等四大目標和建設OTC單獨上市審評體系、上市后評價體系、品牌建設體系、合理使用指導體系等四大體系。為此,協會舉辦“我為OTC行業十四五規劃獻計策”征文活動,歡迎行業同仁對我國OTC行業“十四五”發展建言獻策、貢獻智慧,共同推動OTC行業的發展。感謝社會各界關注指導。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受人口老齡化、疾病年輕化、生活方式品質化以及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求不斷升級和增長,面對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與健康服務供給總體不足之間的矛盾,國家先后提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堅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近五年,中國OTC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9%,高于全球2.6%的增長水平,具有較強的增長空間。截止到2020年底,中國OTC品規共有5971個,其中中成藥占比達到78%,大力發展中成藥的OTC規模,進一步提高OTC的市場份額,是我國OTC發展的機會。

現就目前國內OTC現狀及特點,提出幾點建議和想法。

一、借鑒國外OTC上市審評審批,提高上市效率

中國OTC市場的發展可以借鑒國外成熟完備OTC上市審評體系、處方藥與OTC轉換、OTC上市評價體系、結合中國OTC市場特征,針對中成藥占比高的特點,摸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改革創新之路。

二、中成藥OTC質量標準的等級化

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分類管理,基于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如何圍繞這個核心,確保消費者選擇適合自己并有品質保障的非處方藥品?關鍵點在于加強制訂完善藥物質量標準等級化,提高藥品品質,分級管理,保障臨床等效性。我們知道,同一有效成分有食品級、藥用級、醫用級、醫療級的劃分,不同等級成本、療效、功能主治會存在不同。作為OTC品規主力軍的中成藥,主要成份中藥材按加工凈度和方法、采收時間、生長周期、產地也有嚴格的等級劃分,與藥材的藥性和藥效密切相關。如何把化藥和中藥材原料的質量標準等級體現在非處方藥,從而更直觀地體現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值得我們研究和探索。比如:常用的清熱解毒非處方中,大部分會有連翹這一味中藥。而連翹按采收時間前后不同,又可以分為青翹和黃翹,二者雖然藥性相同,但在化學成分、藥理作用方面是存在差異的。青翹的抗炎作用要優于黃翹,同時青翹抑制紅腫和分泌物的作用起效比黃翹快。針對這些細微差異,藥品生產廠家結合藥品的定位差異,在藥材選擇和成份介紹上做更深入地探究,做到保障提升藥品品質和形成差異化的同時,還能促使消費者拋開價格因素,選擇更適合自己病癥的藥品,進行更有效地預防及治療。而站在國家對于藥品的安全風險管理層面,有了細致的藥物質量標準等級劃分作為依據,也有利于推進非處方藥上市審批體系改革,為加快新藥上市和商業化步伐提供有力支撐。

三、提升OTC在自我藥療中的作用

除了非處方藥本身高質量供給體系的保障,消費者擁有正確的自我藥療理念也同樣重要?,F如今,民眾大病去醫院,小病去藥店”的自主診療意愿增加,但與之對應的是很多早期疾病患者對自身病況認知度不高,求診率低,用藥不對癥的矛盾。如何面對眾多的、分散的、不具備充足醫藥知識的消費者,教會他們自我判斷疾病,根據病癥合理用藥?

1 藥品生產廠家和零售藥店應該共同攜手,承擔起共建共享自我藥療指導體系社會責任。一方面,零售藥店充分發揮廠家與消費者間的橋梁作用,借助門店數量龐大、覆蓋區域廣接近消費者、服務對象全的優勢,通過與廠家聯動,開展線下培訓講座、線上知識普及、藥師指導、健康管理等方式,將更科學、安全的保健知識、疾病預防知識、治療知識傳遞給人民群眾,加強民眾自我藥療和自我保健的認知實踐水平。

2 另一方面,倡導廠家患者為中心,站在患者選藥、購藥的角度,通過細化藥品包裝標識和說明書,降低患者自我藥療的難度。比如:在藥品外包裝上注明禁忌癥,有較為明顯的慢病患者忌用標識;在說明書上注明聯合用藥配伍禁忌;注明病癥判斷或是直白易懂的功效主治。這樣直接展示在外包裝上,患者在購藥過程中,能結合自身狀況更嚴謹、快捷地篩選到合適的藥品,從而提高自我藥療的質量。

四、推進OTC藥品適應癥創新

我國中醫藥博大精深,藥食同源說的就是有些中藥材不能有治療的功效,還可以預防未病。“十四五”發展規劃中,明確中醫藥將作為重點發展目標并出臺了《“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其中提到“加強開展基于古代經典名方、名老中醫經驗方、有效成分或組分等的中藥新藥研發”。將“老藥新效”作為切入點,在現有基礎上深化對中成藥藥性及藥效的研究,探究更多適應癥和預防功效,為患者提供更多的預防和治愈可能。

比如,非處方藥中家喻戶曉的經典名方——六味地黃丸,是滋陰補腎的代表方劑,常用于肝腎陰虧所致的各種疾病。在提及六味地黃丸時,消費者的認知更多的是調理男性腎虛的藥品,卻不知其功效與作用更加廣泛。通過臨床觀察,六味地黃丸可以輔助治療如糖尿病、食管上皮細胞重度增生(食管癌癌前病變)、頑固性失眠、更年期綜合征、慢性鼻炎、牙周膿腫、復發性口瘡、小兒呼吸道反復感染等等。這些新功效的挖掘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學術研究、臨床等資源,依靠廠家是很難落地的。這時候需要國家組織建設研究院所、專家團隊中藥材、中成藥或中藥名方的預防和治療功效進行拓展研究,并將研究成果與產業上下游共享,實現產學結合,全面疏通廠家,藥店,消費者三大群體對藥品功效的知識盲區,堅持“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病愈防復”的理念,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當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 “十四五”時期。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非處方藥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的建議》提出 OTC 市場規模增長、新產品數量增加、市場集中度提升、國際品牌培育四大目標和建設 OTC 單獨上市審評體系、上市后評價體系、品牌建設體系、合理使用指導體系四大體系,不僅為行業的高質量創新發展提出了方向和路徑,更是聚焦人民群眾在醫食安健康領域的更高層次需求,積極投身健康中國的建設中。





來源 | 云南健之佳健康連鎖店股份有限公司

【聲明】尊重版權,轉發請注明作者、來源,并寫明轉載于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公眾號:CNMA_ORG


分享到:

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彩和坊路8號天創科技大廈2層214室(100080) 電話(總機):010-82050626   傳真:010-82059450

電子郵箱:csmi@selfmed.cn

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信息傳播工作委員會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黑窯廠西里10號樓西側四層(100052)  電話:010-63522554  傳真:010-63511170

電子郵箱:cnma66@126.com

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管理系統網站 京ICP備05067604號-1 主辦單位: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


版權所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京ICP備05067604號京公網安備1101080200957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