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作為舶來飲料,中國主要市場一直由外資品牌占據,瑞幸咖啡以“創造一個源自中國的世界級咖啡品牌為口號”,于2017年在廈門成立,2年后,即開出3000多家門店,并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其利用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新零售模式及與各領域頂級供應商深度合作的“藍色伙伴”聯盟,被視作先進管理的模范和成功商業模式的典型。
作為咖啡界的新貴,上市即巔峰。半年后被渾水公司(Muddy Waters)踢爆數據造假,1年后被強制退市。盡管瑞幸公司有著各種各樣的優點與強項,卻缺失了本世紀的企業越來越重視的一項素質:即公司治理結構。
什么是良好的治理結構?雖然并沒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可循,經合組織(OECD)還是確定了一些普遍標準:企業必須保障股東與利益關系人的權利。它們必須公布其財務狀況,經營業績與股權結構變化。企業董事會必須審查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經營業績人選及其薪金并監管其工作,協調利益沖突,確保企業會計和財務報表的誠信。
關鍵在于責任感。即使在西方,也很少有經理人真正了解責任感的確切含義。一個企業是否勇于承擔責任,關鍵要看它是否有一套明確量化的業績考核指標(這里既包括財務,也包括非財務指標),并向公眾發布。如果沒能做到這一點,這個企業就不能說是一個充分負責的企業。
公司治理結構已成為建設中國未來經濟模式的關鍵要素,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朝這個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