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企業在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亟需把視野投向全球,通過全
球的產業投資布局,獲得新的增長動力,從而奠定在國際市場的優勢地位。
比如小米,國內手機市場的競爭殘酷,要想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只得另辟蹊徑,將目光投向海外,以海外旺盛的市場需求解決國內市場因飽和而導致的購買力不足的問題。而印度和東南亞國家憑借其自身人口紅利、快速增長的經濟總量、穩定的政治環境和良好的政策支持,成為小米的國際化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印度和東南亞市場與國內市場的相似性、智能手機的低滲透率也為小米手機的全球化奠定了基礎。
國際化為小米帶來了可觀收入,2017 年小米在海外市場的收入為320.81億元,同比增長了250%,占公司總收入的36.24%。
再比如字節跳動,在全球獨角獸企業中,以2.3萬億的估值位列第一,軍功章有TikTok的一半。
TikTok是字節跳動旗下短視頻社交平臺,也被稱為抖音國際版,于2017年5月上線,增長穩定,如今月活已經突破10億,超過了抖音在國內的流量。2021年7月,TikTok成為第一個全球下載量達到30億的非Facebook(Meta)應用。起步更早但專注于國內短視頻市場的快手,市值如今只有字節的十分之一。
沒有國際化,就沒有今天的字節和小米。
賈寶玉在進入稻香村時說道:遠無鄰村,近不負郭,背山山無脈,鄰水水無源,高無隱寺之塔,下無通水之橋,峭然孤出,似非大觀。
全球化不能算一種經營實踐,而是一種趨勢。對中國企業來說,這或許是未來最重要的一個發展道路,在科技暫未領先的情況下,要想在全球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其中的要義在于:(1)、利用非價格因素競爭;(2)、品牌樹立;(3)、融入全球產業鏈。